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流浪的足迹

心向远方 足迹心路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甘泉拾遗  

2017-01-03 11:56:42|  分类: 游踪行纪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新年假期正在办公室翻看往年元旦出行的照片,忽接老墨电话:“去过新安县甘泉村吗?这村很有特色,嫂子在新安驻矿,想让咱们过去看看”。于是元月2日上午,一行5人,赶往新安煤矿。饭后,酒罢,微醺中去甘泉。
甘泉村属北冶镇,距离石寺镇也不远,就在新峪公路旁。若干年前,曾听过友人讲过新安有个古陶村,近些年曾沿新峪公路走过好多遍,机缘不巧,屡屡错过这个仅靠村名就能吸引人的村落,不想在2017年的元旦假期结缘甘泉。阿娜嫂子元旦刚来过,为我们做向导兼做讲解。车停在甘泉小学附近,我们走向沟中的老村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废弃的笼盔堆砌的墙体
 老村有些散乱和破败,最吸引人的是笼盔墙和古瓷窑。笼盔也叫匣体,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,为防止气体和有害的物质对胚体的破坏和污损,将陶瓷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焙烧,这种容器就叫“笼盔”。笼盔如同烧制陶瓷过程中的盔甲,它像蒸笼一样将坯体扣在里面,既能让坯体均匀受热又能防止灰掉落的陶瓷上。陶瓷烧好以后,笼盔的使命也就完成。甘泉村民就用这些废弃的笼盔作为建筑材料来砌墙,在烧制过程中难免会有残次品,这些残次破片也成了建筑材料,以笼盔为主体,破片为填充砌起的墙面呈现不同的花色图案,经火烧制后,笼盔特有的色泽质地让每一堵笼盔墙看起来就像一件艺术品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小寨门下用笼盔、石头、砖铺就“豫晋古道”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古窑口遗存
甘泉老村的房屋、院墙、厕所、猪圈都是用笼盔垒建,有些路段也是用残破的笼盔铺就。就像进入了太行山里的石头村,一切建筑都用石头垒砌。房屋的墙体,院墙所用的笼盔大都平放,对外呈圆形,规整有序,又各不相同。建房筑墙的匠人也许想不到,岁月会将他们不经意间劳作凝固成艺术,就如云南哀牢山的梯田,数代人的辛劳,把山地镌刻成了风景。至于那些猪圈、厕所所用的笼盔更是随意摆放,虽显杂乱,但也别有韵味。房屋的最上沿,一排直立的笼盔既增加了墙体的高度,又可填土种养花草,起到修饰美观的功效。就地取材,为我所用是先祖的智慧。黄土高原的人挖窑洞,东北林区的人们建造木刻楞,大山人家垒石头房,一切就简就便。这种笼盔墙的建筑,只有在历史上盛产瓷器的地方才能见到。我去禹州的神垕,那里出产钧瓷,在一处窑口见过用残瓷建造的一面墙体,那是现代人建造出的广告墙。遗留如此多的笼盔墙建筑,也许只有甘泉村了吧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破落的武家货场院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窑口遗存
甘泉村特有的笼盔墙建筑,还有随处可见的古窑,无不诉说着甘泉的千年烧陶史。笼盔墙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存,老村中这样的民居有455间。窑口的历史可追溯至宋元,现村中有5座宋元时期的窑址,105座明清时期窑址,历代制瓷作坊103间。我们在房前屋后,沟边坡坎见到的窑口,规模不大,数量众多,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。据专家考证,甘泉村的烧瓷史,始于唐末。一会烧制瓷器的丁姓人家最早到此,见这里的土质适合烧制粗瓷,便在此定居,后慢慢发展为村落。甘泉村最初叫丁家村,后来,越来越多的人涌入,多达几十个姓氏,都以烧瓷为业,逐步形成豫西最大的制瓷基地,延绵数百年,至明清时期到达顶峰。这里所产瓷器主要为日常生活用的瓷碗、瓷盆、磁缸,后来,人们把甘泉村所处的地方叫“碗窑岭”,又因村北有一处泉水,甘甜无比,索性村名就改为“甘泉村”。建国以后的五六十年代,这里还产销两旺,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搪瓷的出现,粗瓷也慢慢退出日常生活,甘泉村的烧瓷业也逐渐破落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村中人大都转产去挖小煤矿,烧瓷--这个出力赚钱少的行当也慢慢无人问津,到1993年,村中已无人再从事此业。现在村中50岁以上者,掌握烧瓷技术的已为数寥寥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传统的粗瓷仍在烧制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下寨门
能见证甘泉昔日繁华景象的还有村中的豫晋古道、武家货场、蒋家大院,还有散布村中的10多处传统老庙。沿陡峭的大坡而下,来到下寨门外,这一带是老村的精华所在。大坡用青砖铺面,侧埋砖的菱角用来防滑,坡上、坡下的部分路段铺着大大的卵石,像为新铺,寨门洞下的青石板则有些岁月。这道被村里称为“豫晋古道”。甘泉村南望邙山,北通黄河,作为粗瓷基地往来商旅不断,门洞外一处废弃的院落,阿娜讲:这是武家货场院。货场既是买卖的交易场所,又是住宿下榻的旅店,想必当年人声鼎沸,骡马喧嚣,灯红酒绿。它繁华时候,可是有“小洛阳”的称谓。现,门洞上独坐一位老者,冷眼观望着我们这批外来者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下寨门附近的窑口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穿门洞向南,入寨,笼盔墙更为密集,窑口不时显现。再向南不远,见几处规整的四合院,院墙、房屋墙壁皆用青砖垒砌,而不是笼盔墙。这是村中的大户--蒋家的大院。用笼盔筑房建墙的只是普通人家,有钱有势的蒋家自然会显摆与众不同,从建材到房屋制式都得特行独立。听说,这家兄弟6人,民国时出过一个团长。走进一位赵姓老者的庭院,上到他家的“房顶”,我才发觉,村中绝大部分的“房子”是笼盔圈砌的窑洞。地处丘陵,烧瓷为业,砌窑乃拿手强项,建筑主要为圈砌窑洞,不足为奇,在明清时期能用石头、砖为基础,笼盔为主体圈砌起窑洞,足以看出当时甘泉村整体的实力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蒋家大院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老村内的房屋窑洞大多闲置,仍居住在此的,只有三五户老人。靠煤窑发财致富的村民,都在沟上建了新居,新居多为楼房,白瓷砖贴面,早已不见笼盔的踪迹。烧瓷红火了千年,小煤窑也曾让甘泉富足了20多年。煤窑带来的繁华犹如昙花一现,连和村名休戚相关的“甘泉”也干涸了,靠挖掘资源,破坏环境的繁荣注定不会长久。能使甘泉村凤凰涅槃的注定还有老祖宗遗留千年烧瓷史的积淀。和村中老人攀谈得知:甘泉村已入选中国第四批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,村里已邀请北京的设计院进行了规划设计,现正在动员这些老人搬迁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现在生产出的瓷器--豆芽器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村南新办的制瓷工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几个村民拦下老龙,非要他给估算老宅的价值,老梁和老方和我们走散。在阿娜嫂子的引导下,我和老墨等又去村南。那里新开了家瓷器工厂。工厂的主人叫蒋铁锤,是目前村里传承手工制瓷技艺为数不多的一家。工人们正在包装新烧制出的瓷器。这瓷器不再是粗瓷,精细古朴,竟有紫砂的气韵。问问价格不菲,网上拿订单生产,销售通过网络进行,甘泉村的古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。在制坯的车间,还见到一些茶壶、茶罐制品,在陈列室还见到了黑陶。看来甘泉的渣土可不是只能烧粗瓷。小学附近还有一家,坚持烧制粗瓷碗、粗瓷罐,传统的手艺并没有失传。继承和创新,是再兴甘泉瓷业的必由之路。没有创新和突破,没落则是历史的必然。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村中一位赵姓人家的宅院及主人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甘泉拾遗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村中闲坐的老幼妇孺
村里的老庙遗址没有再去找寻。听说,村里最大的庙宇是窑神庙,这座庙在文革中能幸存下来,说明六七十年代时,烧瓷业在村中的地位。窑神庙的拆除是在1992年,1993年甘泉村的制瓷业凋敝,也许是冥冥中的定数。保护古村落,留住乡愁,在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中,甘泉村又迎来了春天,祝愿甘泉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,浴火重生。但愿甘泉重现,泽被乡民。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