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流浪的足迹

心向远方 足迹心路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蛇曲:河流塑造的另一类风景  

2014-04-11 11:59:08|  分类: 地质地貌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最早知道看到蛇曲景观是在2008年,这年五一我去了晋陕大峡谷,见到了苏亚湾、乾坤湾。最近又去拜访了沁河湾;内蒙、山西交界处的包子塔湾、老牛湾。去年走青藏线时沿途也见过很多蛇曲现象。有必要把蛇曲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一下,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道这一类风景。嵌入式蛇曲景观,极具观赏价值,特别推荐。

蛇曲形遗迹定义:左右弯曲的蛇曲形遗迹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。分为自由式和嵌入式两种。

自由蛇曲
自由蛇曲也被称作迂回蛇曲,主要形成于宽广、开阔的地区。这些地区河谷宽阔,地壳多处于沉降过程中,河流切割不深,河床较浅并且不受河谷的约束,能较自由地迂回摆动。

当河流流经平坦的地区,如果抗冲刷能力弱的一侧河岸在河水侵蚀作用下坍塌,原来顺直的河岸就会变得弯曲凹陷,表层河水将向凹处的河岸冲去。冲向凹岸的表层水流一部分受离心力作用,冲向对岸,另一部分折向河底,形成底层水流,触及河底后,又变为上升流返回河面,形成环流。与此同时,河水向下游的纵向流动并没有停止,横向的环流与纵向的水流结合起来,构成了一种螺旋向前的水流。环流是造成蛇曲的主要力量:冲向凹岸的下降水流流速快、侵蚀力强,使得凹岸后退,越来越凹;冲向凹岸的水流折向河底后,沿凸岸一侧上升,上升的过程中水流速度变慢,携沙能力降低,泥沙不断在凸岸一侧下沉堆积,使得凸岸变得越来越凸。

嵌入式蛇曲
一般说来,“蛇曲”只能形成于松散的沉积物组成的平原或宽谷中,很难发育在岩石中,因为在岩石上很难发生“凹岸冲刷,凸岸堆积”这种情况。但只要把地质构造的运动考虑进来,就容易理解了,地壳的抬升是这种“嵌入式蛇曲”形成的重要原因。一般说来,一条河流先是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“蛇曲”,后来遇到了地壳的持续抬升,这等于给了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,而河流的流动已经被束缚在早先形成的“蛇曲”之中,因此河流就保留着原有的“蛇曲”形态,一直向下切下去,直到深深地切到地壳的岩石圈中,看上去好像“嵌进去”一样。

自由蛇曲形成后,河床的弯曲程度不断加大。与此同时,蛇曲扭转处上游与下游的河段也越来越接近,形成如瓶颈般的“地峡”。洪水来临时,地峡很容易被冲破,河水沿着截弯取直后的捷径顺直地注入下游河道,原先蛇曲上的弯曲河道也就成了静水湖泊,形如古代“C”形的牛轭或者弯月,故称牛轭湖或者月亮湖。

如果地壳发生快速隆升,向下侵蚀的河水就会将抬起的基岩侵蚀切割,形成嵌入式蛇曲。最终,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,而蛇曲则保持原形,嵌在山谷之中。如果地壳抬升速度较慢,蛇曲边切割边向侧方侵蚀,变得更加弯曲,但上游的河水很可能截弯取直,直接冲向下游。如此一来,原先的蛇曲也就成为高山上的牛轭湖了。湖中包围的基岩残丘,称为离堆山。

欣赏蛇曲景观的地方
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,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。克鲁伦河,是一条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,最后汇入呼伦湖的河流。这条河在中国境内直线距离150多公里,但这段河流几乎全部是蛇曲,一个圆环接着一个圆环,一个完美的圆就要完成了,河流却突然掉头而去,又画另一个圆环去了。

黄河的上游,也就是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、黄南藏族自治州与甘肃玛曲县交界地带及四川若尔盖县一带,是我国蛇曲景观最丰富的地方。尤其是若尔盖这个高原盆地,蛇曲景观最为精彩。

陕西与山西之间是黄河流淌其中的晋陕大峡谷,有壮观的“嵌入式蛇曲”景观。代表性的有山西偏关老牛湾、陕西延川乾坤湾。帕米尔高原、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河谷。因为在冰期来临时这些河谷是冰川发育和流动的地方,冰川把河谷切割和侵蚀成宽阔的“U”形谷地,由于谷底平坦,地形条件与平原和草原相似,因此宽谷中的蛇曲发育很好,尤其是帕米尔高原河谷中的“蛇曲”地貌很多,如塔什库尔干河谷。

太行山区,黄河的支流上也有很壮观的蛇曲景观。如沁河上就有很多嵌入式的蛇曲,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乡土岭村的沁河湾最为著名。济源境内的沁河也有,最佳观赏地点有待考寻。

陕西延川蛇曲地质公园的乾坤湾

蛇曲:河流塑造的另一类风景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
 

偏关的包子塔湾

蛇曲:河流塑造的另一类风景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
 偏关老牛湾村的老牛湾

蛇曲:河流塑造的另一类风景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
 老牛湾

蛇曲:河流塑造的另一类风景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沁河湾
蛇曲:河流塑造的另一类风景 - 流浪者 - 流浪的足迹
 
 
注:乾坤湾的照片取之网上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